找到相关内容29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藏碎金·持戒门

    当知是人,得解脱分法。(解脱品第四)   人有五事,现在不能增长财命。何等为五:一者乐杀;二者乐盗;三者邪淫;四者妄语;五者饮酒。(受戒品第十四)   优婆塞戒至菩萨戒,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...财知足,于他财物不生希望,乃至草叶,不与不取。离彼邪淫,夫妻自足,不希他人。应离忘语,如说如作,不诳于他,先思而行。随所见闻,如实而说,宁舍身命,终不妄语。彼应离酒,不醉不乱,不自轻躁,亦不嘲哗。(...

    徐恒志辑录

    |戒律|持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34051159.html
  • 法藏碎金·持戒门

    一者乐杀;二者乐盗;三者邪淫;四者妄语;五者饮酒。(受戒品第十四)   优婆塞戒至菩萨戒,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,是名庄严。既受戒已,得人天乐,是名自利。既受戒已,施诸众生,无恐无畏;咸令...。应离忘语,如说如作,不诳于他,先思而行。随所见闻,如实而说,宁舍身命,终不妄语。彼应离酒,不醉不乱,不自轻躁,亦不嘲哗。(郁伽长者会)   《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》   汝应持戒。汝若不持,汝若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4753912.html
  • 概述戒律

    五戒五戒是佛教诸戒的基础,属于在家戒。它分别为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五戒的毁犯,皆有轻重之别,重罪不通忏悔,故称其为不可悔罪。轻罪可通悔,又分两类,称之为中可悔与下可悔。根据大乘菩萨戒,或犯重罪,如能作取相忏,罪可悔除。但忏悔除罪,只是除的犯戒罪,性罪并不能除去。五戒之中,杀、盗、邪淫、妄语四戒,均有可悔与不可悔罪;饮酒一戒,虽犯均为可悔。因此,五戒的前四戒为性戒,饮酒戒为遮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3341162.html
  • 关于戒律

    之中,无不须行三皈依。   五戒五戒是佛教诸戒的基础,属于在家戒。它分别为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五戒的毁犯,皆有轻重之别,重罪不通忏悔,故称其为不可悔罪。轻罪可通悔,又分两类,称之为中可悔与下可悔。根据大乘菩萨戒,或犯重罪,如能作取相忏,罪可悔除。但忏悔除罪,只是除的犯戒罪,性罪并不能除去。五戒之中,杀、盗、邪淫、妄语四戒,均有可悔与不可悔罪;饮酒一戒,虽犯均为可悔。因此,五戒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4256130.html
  • 佛教戒律概述

    羯磨法受戒,但在受戒之中,无不须行三皈依。   二、五戒  五戒是佛教诸戒的基础,属于在家戒。它分别为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五戒的毁犯,皆有轻重之别,重罪不通忏悔,故称其为不可悔罪。轻罪可通悔,又分两类,称之为中可悔与下可悔。根据大乘菩萨戒,或犯重罪,如能作取相忏,罪可悔除。但忏悔除罪,只是除的犯戒罪,性罪并不能除去。五戒之中,杀、盗、邪淫、妄语四戒,均有可悔与不可悔罪;饮酒一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2757844.html
  • 诵经杂话

    以于中杂不用二字。公思其故,乃内人④使侍婢送茶饼。公遥见,挥手却之。口虽不言,心谓不用。次早,闭户诵经。是夜,梦卒谢云:已获超拔。此予亲闻于三江僧东林。东林诚笃有道行,不妄语者。噫!诵经僧可不慎欤?【...口虽不说,心中实起有“不用”二字的意念。第二天早晨,戚公便事先把门户关好,至诚诵经回向。至夜,又梦见那位兵士前来道谢说已经获得超度了。这件事是我亲耳听三江僧东林说的。东林人很诚实,很有道行,绝不会妄语...

    莲池大师

    |超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0707253610.html
  • 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

    ,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。”文中还细数了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。   五恶是:(一)杀生,(二)偷盗,(三)邪淫,(四)两舌、恶口、妄语、绮语,(五)饮酒。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。造此五恶,于现世中,王法治罪,身遭厄难,称为五痛;以此五恶,于未来世三途受报,称为五烧。  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:“若杀罪之业,是肝眼病;饮酒罪业,是心口病;淫罪业,是肾耳病,妄语罪业,是脾舌病;若盗罪业,是...

    佛医我心

    |治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0836309987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何谓五戒和十善?

    4.不妄语。(说实话,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。)   5.不饮酒。(包括鸦片等麻醉品和兴奋剂。)   这五项若都能受持,可保来世不失人身。万一有困难放不下,不能完全的受持,也应该择其能持者而持之,那怕是一条,只要能持,就有功德。   十善:   l.不杀生。   2.不偷盗。   3.不邪淫。   4.不妄语。   5.不饮酒。   6.不两舌。(不挑拨是非,或利用各种刊物恶意的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知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2/22031920507.html
  • 2008年东林净土文化夏令营系列报道之八 皈依篇

    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依教奉行。 法会结束,大众念佛回向 上午十点东林寺慈善功德会镜义法师为营员开始慈善与护生 中午12:00营长道元法师在...,宇宙淡暗,谁启以光明”?而佛、法、僧三宝就是我们慧命的皈依处。我们恭敬的跪拜在三宝前,随法师发愿:尽形寿,奉三宝!尽形寿,不杀生、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依教奉行。这一刻大家们心开阔,意...

    佚名

    |皈依|东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16382427446.html
  • 八邪道行

    见者,必造罪业。  二、不谛念:不谛念就是不真实之念,不真实之念即是虚念、邪念、妄念,凡行虚、邪、妄念者,必造罪业。  三、不谛语:不谛语者即是不真实之语,不真实之语必是虚语、邪语、妄语,凡行虚、邪、妄语者,必造罪业。  四、不谛治:不谛治者就是对自己的身心不能作真实的治理,任六根着于六尘而起六欲,有欲则造罪业。  五、不谛求:不谛求就是不真实地求,这可分为二方面说:其一是不真实的求佛法,求佛法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645329.html